永福电厂:“新”“火”联营 涅槃重生

来源:国家能源集团报 2024年06月14日 作者:芦明生 通讯员:韦 晶 陈 怡 版次:03

■ 本报记者 芦明生 通讯员 韦 晶 陈 怡

走入广西桂林永福县一处不起眼的山坳,一排排光伏板林立于绿荫丛中、阵列于碧波之上,这壮观齐整的景象,为本就醉人的山水之秀又增添了几分工业之美,若不是远处可望一座高耸巍峨的烟塔,很难相信这里几年前还是尘土飞扬的灰场。广西永福发电公司副总经理李军高兴地说:“我们利用灰场、厂区闲置土地建设的45兆瓦集中式光伏,可与火电整合送出,投产至今已为公司创造收入3000余万元,在企业扭亏为盈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走过永福县堡里镇的满山橘林,一座带有国能标志的风机高耸入云,巨大的扇叶徐徐转动,令公司新能源工作部主任童准的斗志愈发高涨:“今年1月,堡里风电场首台风机成功并网发电,实现公司风电装机‘零’突破,我们要继续加快推进广福、三皇等风电场建设,让壮美的蓝图早日变成现实。”

在困境中求发展的永福公司,如今一副意气风发、欣欣向荣的景象。“依托‘传统火电+新能源联营’,永福公司实现2023年度累计盈利、2024年月度连续盈利,完成自2015年以来首次扭亏为盈的历史性跨越。未来百万级‘风光火储一体化’能源基地建成,企业盈利能力将实现质的飞跃,高质量发展之路越走越宽!”该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胡祖培说道。

走出“围墙”探寻风光之秀

从“绝境”中的坚守到“逆境”下的起步,一个久经风雨却历久弥新的企业,最不缺乏的就是勇气和斗志。

坐落在桂林市西南部的国能广西永福发电公司,始建于1998年7月,是当地唯一一座大型电厂,在地方电力供应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2008年初,面对历史罕见的低温雨雪冰冻灾害,永福公司“孤网运行”21天,在关键时刻保障了桂林500万城乡居民的用电安全,创下了中国电力史上前所未有的壮举。进入21世纪,这座功勋卓著的电厂因为债务负担重、利用小时下滑、电价下行、内陆煤炭运距远等不利因素,造成公司连年亏损,运营举步维艰,2019年被国务院国资委列入中央企业重点亏损子企业治理任务清单。

为止住企业亏损点,该公司在做好火电机组安全生产、降耗增效工作的同时,利用两台14.2兆瓦小火电机组关停后的富余人员,成立风电运维中心,承揽广西公司5个风电场运维任务。李军、童准带领一批在火电机组摸爬滚打了十余年的老员工,勇敢地走出车间、拥抱田野,在六十余米到近百米高的风电机组上编织七彩人生。这大胆走出去的铿锵步伐,每年创造利润2000多万元,不仅消化了富余人员,还为发展光伏和风电等新能源项目夯实了人才储备。

桂林市作为国际著名旅游胜地,环保政策严格,加之地处华南腹地,燃煤远距离运输成本高昂,不具备进一步发展燃煤发电机组的条件。若想打破发展瓶颈,就要走出围墙,在风光无限的山水间寻找出路。2020年以来,该公司组织职工在技术革新、综合能源发展等方面出主意、献良策,并积极探寻周边风电、光伏等新能源资源,与地方政府沟通对接争取政策支持,下决心以“火电+新能源”的新路子创造新的利润增长点,实现企业的涅槃重生。

因地制宜成就“新”“火”之缘

虽说风光无限好,但若真要以好“风光”成就企业的发展,可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如何走好这条探“新”问远的攀登路,永福公司的秘诀就是因地制宜、以勤兴业。

永福公司资质、经验并不受地方政府认可,周边优质资源已被其他企业获取,在发展新能源的起步阶段可谓困难重重。该公司发挥企业深耕地方、服务社会的优势,寻求当地政府的认可和支持。2023年,该公司与永福县政府签订“风光火储一体化基地”协议,为发展新能源事业、打造百万级“风光火储一体化”能源基地打下扎实基础。

作为长期亏损的困难企业,永福公司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利用灰场、厂区闲置土地、屋顶、车棚等资源,发展集中式光伏。2022年10月,该公司45兆瓦集中式光伏项目全容量并网发电,该项目是桂林市首家装机容量达到20兆瓦峰值及以上的大型集中式光伏电站,也是广西首个真正意义上的火光互补一体化项目。该项目采用目前国内最新技术,构建地面集中光伏、屋顶光伏、停车场光伏等多种建设模式,同时与公司火电机组整合送出,实现火光互补一体化。自并网发电以来,该项目共实现利润2018.43万元,为企业扭亏为盈作出了突出贡献。

永福公司积极探寻新能源资源。2021年,经过多次现场核对,发现堡里镇与广福乡交界处的一条山脉具备风电项目开发价值,立即对接永福县工信局开发风电事项,经反复沟通协调后获得该区域的风电资源开发权。2024年1月18日,随着首台8号风机叶片的缓缓转动,该公司堡里风电场136兆瓦风电项目首台风机顺利并网发电。依托火电厂送出资源,该公司相继获取5个风电项目共计586兆瓦风电资源,已全部取得自治区陆上风电建设指标并核准,2024年陆续开工建设,计划2025全部投产。

浴火重生开启辉煌之路

2023年11月27日,永福公司顺利完成破产重整,取得新营业执照,成为广西公司全资公司。破产重整工作历时三个月,实现“破产不停产”且月度连续盈利,创下广西重整案例历史纪录,成功获得集团增资,彻底摆脱“双赤字”。

该公司主动融入城市新发展格局,通过开展掺烧生物质、药渣、经济煤种有效压降燃料成本,2023年,累计掺烧生物质8628吨,本地低卡煤2.23万吨,石油焦9.24万吨,节约成本约1486万元,解决城市绿色发展痛点的同时,为企业创造了新的经济增长点。同时,该公司把拓展供热版图作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点工程,2023年9月,直营的北线管网投用,转入的4家热用户用热单价提高21元/吨。2023年供热用户数28家,供热量最高峰突破153吨/时,直接供热盈利1700万元,同比增长1127万元,蹚出了一条“火电+”的综合发展之路。

经历了数年来的披荆斩棘,永福公司治亏脱困取得历史性突破,成为集团首家“传统火电+新能源”联营实现扭亏脱困的典范。该公司百万级“风光火储一体化”能源基地建成后,总装机容量将达到1271兆瓦,新能源装机占比近50%,极大改善了资产结构及桂北区域能源结构,曾长期戴在永福发电人头上那顶“效益困难户”的帽子被远远甩去,取而代之的是高质量发展的无限“风光”。

当前电子报需要订阅才能阅读
激活报卡 购买报纸
激活成功后,该报卡号将与您的账号绑定,将不能取消或者修改
已激活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