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吴晓煜
植物是人类最直接、关系最密切的朋友,从多方面为人类生产生活服务。植物与煤的关系更加紧密。这不仅由于煤是远古植物的化身,还由于在煤的开发利用中离不开植物的帮助。特别是在煤炭勘探过程中,地表植物常常具有特殊的参考价值,成为找煤的“向导”。
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很早就利用植物来寻找煤炭了。《山海经》一书中就记载了煤与地表植物的关系,明确指出石涅(煤在古代的另一名称)与地表草、木的关系,指出有煤的地方地表多菊茉之草。古代安阳一带有人认为“马条疙针”(一种带刺的植物)下边常常有烟煤,而叫“红眼疙针”这种植物的下面则难于找到煤。四川广元有的老矿工介绍,在“吉根”(植物土名)下边有煤;在河北观台一带过去有人把“花毛秸疙针”作为有煤的标志,并称这种植物为“煤眼”。山东华丰煤矿有人以有无木本的荆棘类植物来判断是否有煤。始兴县老窑工的找煤经验是:“郎基草”(芒萁)越多越茂盛的地方,下面就可能有煤。
但是,并非所有含煤的地方都草木旺盛。在个别地方,由于煤的赋存,并不利于植物生长。明代《天工开物》一书记载:“凡煤炭不生茂草盛木之乡”,“南方秃山无草木者下即有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