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冲锋》剧照。
■ 沈天宇
电影《冲锋》如同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在银幕上徐徐展开,将抗美援朝战场上的残酷场面与中国人民志愿军的伟大奉献精神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
影片开始,冰天雪地的场景震撼人心,凛冽的寒风如锋利的刀刃,呼啸着划过大地,仿佛战争的前奏。鹅毛大雪纷纷扬扬,整个世界仿佛被白色幕布所笼罩,成为一个肃杀而残酷的绝境。志愿军战士在寒冷中,身着单薄的棉衣,向着战场进发。
在物资补给极度匮乏的情况下,战士们面临严峻的考验,但三连战士们不相信有完成不了的任务,不相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不相信有战胜不了的敌人。他们深知,祖国亲人在等待胜利的消息,他们不能连敌人的样子都没看到就倒下,那将是三连的耻辱,是中国军人的耻辱!于是,他们毅然走进那被白雪覆盖的山林,去迎接未知的残酷战斗。战士们的背影在茫茫白雪中显得无比高大,仿佛一座移动的丰碑。
行军途中,食物短缺让战士们饱受饥饿之苦,饿了只能啃树皮,树皮干涩难咽,却是唯一的口粮。渴了,便随手抓一把雪塞进嘴里,那冰冷的雪水顺着喉咙流下,带来刺骨的寒冷,却无法浇灭他们心中保家卫国的信念之火。这种对祖国和人民的忠诚,在极端困难面前不屈不挠的精神,令人动容。
在小高岭上,战斗异常激烈,炮弹在身边爆炸,尘土飞扬,战士们的脸庞被硝烟熏得漆黑,耳朵被震得嗡嗡作响。为了胜利,老班长身负重伤,携带炸药包冲入敌军,与敌人同归于尽。赵景阳被炮弹炸得奄奄一息,仍坚强地在听到任务完成的消息后才咽下最后一口气。郑光哲折返回战场树起倒下的旗帜,用尽最后一颗子弹倒在红旗边。当战场上只剩杨根思一人时,他毫无惧色,抱起最后的炸药包,向着敌人发起了最后的冲锋。三连的每一位战士都用生命诠释了英勇无畏。他们的精神如同一座座不朽丰碑,屹立在历史长河中,激励后人不断前行。
观看影片过程中,我的内心涌起对美国侵略者的强烈愤怒,对英雄的志愿军战士充满了敬佩和感激之情。
如今,我们生活在和平与幸福的环境中,这是先辈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我们应当倍加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和平,铭记历史,不忘先辈们的付出,从志愿军战士身上汲取精神力量,传承英雄精神。在能源保供过程中,当我们遇到急难险重任务时,要充分发扬煤炭工人“五特精神”,用汗水和智慧,在地层深处开采光明,在困难面前永不退缩。
这部电影让我们看到了志愿军英雄们的无畏与伟大,深刻领略到杨根思连的精神。在新时代,我们要铭记、传承杨根思精神,在工作岗位上,以坚定的信念和无畏的勇气面对困难,勇往直前,铭记历史,珍惜和平。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不辜负先辈们的牺牲和期望,让他们的精神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作者单位:平庄煤业六家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