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楼不朽在藏书

——我国最早的公共图书馆古越藏书楼
来源:国家能源集团报 2025年01月06日 版次:08

浙江古城绍兴大通学堂旁边有一座典雅的古建筑,这就是浙江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我国第一个具有公共图书馆特征的藏书楼——古越藏书楼。

古越藏书楼诞生于1902年(清光绪二十八年)。楼主徐树兰,字仲凡,号检庵,光绪二年(1876年)举人,做过兵部郎中和知府等官。因母病致仕还乡后,他就热心于地方公益事业,是一位具有维新思想的教育家、藏书家。

徐树兰自1897年创设“邵郡中西学堂”之后,又于1900年“集议”,1902年耗资“银三万二千九百六十两,常长经费一千元”,以丰富的家藏图书为基础,在绍兴城西古贡院创建了古越藏书楼。1904年藏书楼正式向公众开放。

学界泰斗蔡元培先生,曾为藏书楼的开放创造了必要的条件。蔡先生经田寿氏介绍,曾为徐树兰校勘《周易小议》《群书检补》《重论齐笔录》等全部藏书,历时四年而告竣。蔡先生对徐氏能将私家藏书公之于社会的义举表示赞赏,亲撰《会稽徐氏十四经楼藏书记》《东相学书录序》记其事。

古越藏书楼占地面积为1067平方米,除有三进楼层藏书之所,还有一个能容纳60个看书的阅览厅和一处供读者随意翻阅日报的场所。古越藏书楼将经史典籍及一切有用之书悉数捐入,共收藏中外图书7万余册,分学部和政部两类。藏书楼还兼收教科图书和各种学报、日报、理化器械、动植矿物标本、外文书籍。既集中了大量中国古籍,又广泛介绍国内外新思想、新知识。

徐树兰及古越藏书楼的管理人,为适应新学书籍的收藏和宣传,创作了图书分类方法和编目条例。古越藏书楼还有一套分工严密、岗位职责分明的组织机构和一套简明周到的服务方式。

1933年,经当时的教育部批准,古越藏书楼改由县办,更名为“绍兴县立图书馆”。1957年,为纪念伟大的革命家、思想家、文学家鲁迅,定名为“鲁迅图书馆”。郭沫若先生为其题写馆名匾额。

(来源:学习强国)

当前电子报需要订阅才能阅读
激活报卡 购买报纸
激活成功后,该报卡号将与您的账号绑定,将不能取消或者修改
已激活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