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通讯员 陈新胜
寒冬腊月,阳光虽暖,却难解周彬心头之忧。作为江苏陈家港公司的节能主管,他这几日眉头紧锁,满心皆是煤耗无端增加的烦恼。机组运行的边界条件稳如常日,煤耗却莫名攀升了0.5克。他俯身电脑屏幕前,目光穿梭于各类运行参数与煤耗影响的数据表间,手中的笔不停歇,反复核算验算着当日的煤耗值,力图寻出那隐匿的缘由。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差异呢?周彬向技术大拿求助,拨通了运行部副主任兼锅炉运行主管张飞的电话。不一会,张飞和周彬便来到集控室,开展“节能+”行动,把影响煤耗的所有参数逐一调出历史曲线来分析评估。
在燃煤电厂,评价节能效果的指标是煤耗和厂用电率,而煤耗并非由单一因素决定的,如同树杈分枝,可以分解为数十个有直接影响的运行指标。“节能+”行动就是要把这些影响煤耗的指标按专业或按系统沿着“树杈分枝”的走向,选择某一参数,就其对煤耗的影响进行量化分析。
“小杜,你们这个值的排烟温度平均为124度,低于125度的设计值,但考虑到现在的天气温度较低,看似较好的排烟温度实际上是偏高的。”张飞和周彬确定此次“节能+”行动为“节能+排烟温度”,与当班的集控运行员工提出需要纠偏的问题。
当排烟温度过高时,意味着大量热量被排入大气,造成能源浪费。通过分析结果,生产人员对锅炉尾部受热面进行精细化调整与优化。经过这次“节能+排烟温度”行动,终于分析出这几天机组运行边界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尽管表计上的排烟温度没变,但由于天气温度降低3摄氏度,锅炉排烟温度相对升高了3摄氏度,使煤耗增加了0.45克。
“煤耗疑云终破解,心花怒放乐难羁。”问题解决了,周彬开心地作起诗来。连日来,该公司通过“节能+排烟温度”“节能+磨煤机出口温度”“节能+真空严密性”“节能+凝泵深度变频技改”等“节能+”工作的开展,锅炉专业、汽机专业与节能专业联手解决了影响煤耗的一系列疑难杂症问题。经测算,2024年供电煤耗经过多次“节能+运行指标”活动,累计降低煤耗约1.0克/千瓦时,全年标煤消耗量减少6700吨左右,创投产以来年度煤耗新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