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王金庄的石堰梯田

来源:国家能源集团报 2025年01月13日 通讯员:冯晓燕 版次:08

■ 冯晓燕

涉县的冬日,像一幅用大地原色绘就的画卷,王金庄的石堰梯田便是这幅画卷中最壮观独特的景致。离开县城,带你们去万亩梯田的地方——王金庄。在这里,他们创造了“万里千担一亩田、青石板上创高产”的奇迹。

当冬季的晨光照耀在涉县的石堰梯田上,那层层叠叠的石块如同忠诚卫士,守护着这片古老的土地。梯田从山脚一直蜿蜒到山顶,像是大地的阶梯,每一级都承载着岁月的痕迹和农人的希望。石堰在岁月洗礼下,透着一种古朴而坚韧的气息。那一块块石头,大小不一,却被巧妙地堆砌在一起,不用任何黏合剂,凭借着先人的智慧,稳稳地矗立着,抵挡着风雨的侵袭,经历了无数个春夏秋冬。看,山中慢慢踱步的毛驴是这里的一景。村里4000多口人,几乎家家养驴。日子久了,人和驴就有了感情。驴通人性,种地不用牵,记得住主人的田地。驴是家里的一员,数九那天,驴要休息,还能吃一碗面条,“数九为驴庆生”的习俗延续百年不变。

初冬时节,梯田里的庄稼大多收割完毕,只剩下一些残茬留在地里,像是在诉说着过去的丰收故事。麦茬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仿佛在回忆着夏日里麦浪翻滚的盛景。偶尔还能看到几株倔强的高粱,高粱穗子已经变得干瘪,却依然高高地昂着头,在一片空旷的田野里,增添了一抹别样的色彩。

沿着梯田的田埂漫步,可以看到梯田里的泥土有着独特的纹理。紧实的土地中散发着一种醇厚的气息。这是孕育了无数生命的土地,肥沃而宽厚,承载着世世代代涉县人民的辛勤劳作。在梯田的角落里,还能发现一些小动物的踪迹。田鼠在洞穴口小心翼翼地探出头来,它已经储备好了过冬的食物。偶尔有几只麻雀飞落下来,在收割后的田野里寻找着遗漏的谷粒。它们叽叽喳喳的叫声,给这片宁静的梯田带来了些许生机。

涉县的石堰梯田在冬季有着独特的风景。微风拂过石堰,发出一种低沉的呼啸声,像是在诉说着古老的传说。那声音低沉而雄浑,仿佛在讲述着这片土地曾经发生的故事,或战争年代的艰辛,或和平时期的建设,或丰收的欢笑,也有灾荒的泪水。田埂上的落叶被风吹动,发出“沙沙”的声响,像是给石堰的诉说打着节拍。远处偶尔传来几声牛羊的叫声。它们在暖阳下悠闲地吃草,成为梯田风景的一个生动注脚。在梯田的高处眺望远方,可以看到涉县的村庄。村庄里升起袅袅炊烟,那是村民们开始准备一天的生活。村庄被一片宁静祥和所笼罩,白墙黑瓦在绿树掩映下显得格外质朴。村里的老人们坐在门口晒太阳,谈论着今年的收成和来年的计划。孩子们在小巷里追逐嬉戏,他们的笑声在村庄里回荡。村庄与梯田相互依存,梯田孕育了村庄的繁荣,村庄守护着梯田的传承。

冬日里的石堰梯田,不仅是一片农田,更是一种文化的象征,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典范。在2022年5月20日,涉县旱作石堰梯田系统被认定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同年11月9日,涉县王金庄旱作石堰梯田系统被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专家称为“世界一大奇迹”“中国的第二长城”。它见证了涉县人民的勤劳与智慧,承载着历史的记忆和未来的希望。在这个季节里,它以一种宁静而壮观的姿态展现着独特的魅力,让每一个来到这里的人都为之震撼,为之着迷。它宛如一首无声的诗,一幅立体的画,静静诉说着涉县这片土地上的故事——直到永远。 (作者单位:河北公司龙山电厂)

当前电子报需要订阅才能阅读
激活报卡 购买报纸
激活成功后,该报卡号将与您的账号绑定,将不能取消或者修改
已激活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