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通讯员 李禄荣 图/文
“情深似海,相伴一生,风雨同舟”。这是大家对焦化公司西来峰公司张占文、郭军芳夫妇的描述。
丈夫张占文,是内蒙古西来峰电力有限公司生产技术部的一名技术人员。妻子郭军芳,是焦化西来峰公司焦油厂蒸馏车间的一名业务员。他们既是生活中的伴侣,也是职场上的最佳拍档,更是别人眼中的模范夫妻。
2005年,身为同乡的张占文和郭军芳相互鼓励迈入大学校园。2008年,他们携手加入国家能源集团,开始了共同的职业生涯。2009年,爱情的果实成熟,他们步入婚姻的殿堂。2011年,儿子出生,为这个小家庭增添了无尽的欢乐。2021年,丈夫张占文从运行岗位调整到技术岗位,这本应是职业生涯的一次飞跃,然而,业务工作的不熟悉和办公室软件的生疏,让张占文倍感压力。面对新身份的转变,他陷入了困惑。
妻子郭军芳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她深知,丈夫需要一个引导者,帮他度过这段适应期。于是,她决定利用自己的业务知识和写作技巧,助丈夫一臂之力。
记得有一次,张占文需要制作一份技改项目进度表。他犯了难,不知道如何将复杂的数据呈现得清晰易懂。郭军芳拿出电脑,耐心地教丈夫如何使用办公软件,一步步教他如何运用图表、颜色和排版技巧,帮助丈夫完成了这项任务。
办公应用系统,郭军芳是张占文的“老师”,生产一线,张占文是郭军芳的“老师”。一天下午,郭军芳接到一项任务,需要撰写一篇关于电厂一线工人的深度报道。面对复杂的工艺流程和陌生的技术术语,郭军芳犯了愁。她知道,要想写出打动人心的报道,必须深入了解一线工人的工作内容和工艺特点。
正当郭军芳一筹莫展之际,丈夫张占文来到妻子身边,从煤炭的燃烧原理讲到蒸汽轮机的运作,从发电机工作原理说到电网调度管理。张占文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让郭军芳很快就理解了复杂的工艺。
“你看,这个锅炉就像咱家的热水器,只是它加热的是水蒸气,而不是洗澡水。”张占文笑着说。
为了让报道更加真实生动,张占文还带着郭军芳深入发电厂一线,了解运行人员的工作环境和状态,以笔为舟,以镜头为帆,去捕捉他们工作中的每一个精彩瞬间。
在张占文帮助下,郭军芳以细腻的笔触和深入的理解,描绘了一线工人的日常工作,展现了他们在平凡岗位上的不平凡。
生活中的他们,更是相互理解的典范。
2024年7月,丈夫张占文负责的发电厂大检修工作开始了。这是一场为期数周的“大战”。为确保检修进度和质量,张占文吃住在单位,连续一个月没有回家。
连续50多天的大检修里,张占文每天工作超过12小时,身上的工作服几乎没有干过,满是油污和汗水。而妻子在这近两个月里,独自承担起家庭的重担,学会了修水管、换灯泡。她用自己的方式,守护着这个小家。
今年暑假的一个傍晚,外出玩耍的儿子刚进门,一头扎到郭军芳怀里,抽泣起来。“妈妈,我昨天打篮球的时候,不小心伤了手,今天感觉更疼了……”
“为啥昨天不说,你看看肿成啥样了?”郭军芳心疼地说。
“我怕你担心,想着今天就没事了。”懂事的儿子既让人欣慰又让人心疼。
此时,正是张占文电厂大检修最忙碌的时刻。郭军芳为了不让丈夫分心,直到儿子伤势得到妥善处理,才拨通张占文的电话。她轻描淡写地说:“儿子小拇指骨折了,已经看过医生了,医生说问题不大。”电话那头,张占文沉默了。他知道,妻子为了让他安心工作,独自承担了这一切。
每当说起家庭,张占文总是眼眶泛红,因为他觉得最亏欠的就是妻子和孩子。妻子总是无条件地支持他的工作,从来没有一句怨言。他也深知,这份亏欠不是一句简单的“谢谢”就能弥补的,但他也明白,作为一名技术人员,他的责任同样重大。
这些年来,张占文与郭军芳的小日子越过越红火,彼此的支持和理解是他们最大的动力。在工作上,他们都成为单位的业务骨干,她因工作出色多次获得表彰,他因表现优异连连获奖。在生活上,他们共同营造了一个温馨和睦的家庭,成为同事和朋友眼中的模范夫妻。
他们的故事,是千千万万坚守岗位工作者家庭的缩影,是爱与理解的生动写照。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丽,却有着细水长流的温情。他们的故事告诉我们,无论在工作还是生活中,相互扶持,互帮互助,就是幸福最真实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