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有爱 就有希望

来源:国家能源集团报 2025年01月22日 作者:杨宗斌 版次:07

■ 杨宗斌

《小小的我》这部电影,将视角聚焦于脑瘫患者群体。这个群体在社会中常常处于边缘位置,大众对他们的了解有限且存在诸多偏见与误解。影片通过生动描述脑瘫患者刘春和及其家人的生活状态,展现刘春和对梦想的坚持和对生活的热爱。他并非一个被疾病完全定义的人,而是一个鲜活的个体,客观、积极,勇敢地追梦。

影片开篇从第一个镜头展现扭曲的身体,消瘦的小腿颤颤巍巍地迈上一级又一级台阶,到脱汗衫时不经意露出消瘦的颈骨和后背,再到他几乎没有表演痕迹的面部抽搐、四肢颤动和身体的紧绷,都让人不自觉地投入剧情之中。刘春和孤独、敏感、倔强的精神,使大家逐渐沉浸于对他的悲伤与疼痛情绪中。

看到这里,勾起了我的童年记忆。父亲是一名老矿工,总是天不亮就出门,披星戴月地回家,身上永远带着洗不掉的煤灰味。母亲操持着家里的一切,在那间简陋的小屋里,为我们遮风挡雨。一家人的生活全靠父亲在矿井下辛苦劳作换来的微薄收入维持,日子过得紧紧巴巴。

“哪怕在阳光照不到的阴暗处,哪怕它如米粒一般大小,它也不自暴自弃、不自惭形秽。它凭借着一己之力,活出了不输牡丹的尊严。”这句话让我感受到生命的顽强和坚韧。记得刚参加工作时,井下的环境和如今简直天壤之别。那时,没有智能化设备,巷道狭窄又潮湿,弥漫着刺鼻的煤尘,通风条件也很差。煤矿工人只能依靠简单工具,在昏暗的灯光下,一点一点地开采煤炭。工作强度极大,每一次挥动手中的工具,都仿佛用尽了全身力气,只为给家人更好的生活。

“你们应该想象不到,那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我在人群里跟各种各样的目光撞上过,有怜悯我的有恐惧我的,也有厌恶我的。”这句话让我想到了刘春和在面对世界的冷漠和误解时的无助和孤独。

这部影片以一种细腻且真实的方式描绘他们的生活,让大家能够深入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不仅打破了大众对脑瘫患者的刻板印象,更让人们看到他们和正常人一样有着丰富的内心世界,也有着追求幸福和美好生活的权利。刘春和展现出他作为一个人的多面性,对于唤起社会对弱势群体的关注、消除偏见具有重要意义。那一刻,我深深被刘春和奋进的勇气所震撼,看到了生活更美好的可能,更加坚定了追逐梦想、拥抱多彩人生的决心。刘春和的故事,伴随着富有生活气息的环境与场景切换,让人在不知不觉间就发现自己满含热泪、泪中带笑。

这部影片让我感触颇深,特别是那些触动心灵的台词和情节。与刘春和相比,我拥有健康的身体、温暖的家庭和稳定的工作,还有什么理由不珍惜当下的幸福生活呢?它让我明白,无论生活中遭遇多大风浪,我们都不能放弃希望和勇气。只要心中有爱、有梦想,就一定能跨越重重困难,迎接美好的明天。

(作者单位:平庄煤业六家矿)

当前电子报需要订阅才能阅读
激活报卡 购买报纸
激活成功后,该报卡号将与您的账号绑定,将不能取消或者修改
已激活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