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的相册里有一张珍藏多年的老照片。照片中,我和同事们正在洪水中奋战。每当看到这张照片,思绪都会被拉回到在平庄煤业白音华公司拼搏奋斗的那些激情燃烧的岁月。
依稀记得2003年7月26日那天,本是个再平常不过的夏日,阳光温柔地洒在大地上。可是,午后天空骤然变脸,乌云如墨般翻涌,狂风像发疯的野兽怒吼着。不一会儿,豆大的雨点便“噼里啪啦”地砸了下来。暴雨如天河决堤,疯狂地倾泻着,丝毫没有停歇的迹象。很快,采场就变成了一片汪洋,水位以惊人的速度暴涨,浑浊的泥水打着巨大的漩涡,不断地吞噬着周围的土地。采场仿佛变成了一片泽国,一些地势较低的地方,水深已达到两米以上,行走变得异常艰难。采场的抽水泵配电室更面临被淹没的危险。
一旦配电室被淹,安全隐患巨大,对后期疏干排水工作有着极大的影响,并且,水泵极有可能因水位上涨而丢失。那水泵可是保障采场正常运作的关键设备!一想到这里,我的心瞬间揪了起来。没有丝毫犹豫,我和同事们纷纷冲进暴雨中,朝着采场奔去。
狂风呼啸着,雨水打得人几乎睁不开眼睛,每前进一步都异常艰难。但我们心中只有一个念头:一定要保住配电室,保住水泵!
到达采场时,配电室里已经涌满了泥水,原本连接水泵20余米长的绳子也仅仅剩下两米左右。面对这样紧急的状况,我们拼命地搬运沙袋,试图筑起一道防线,阻挡洪水侵袭。不多时,大家的衣服便已湿透,分不清是雨水还是汗水,每个人都在全力以赴。就在那时,一路跟着我们的宣传干事为我们拍下了这张照片,定格了那惊心动魄的瞬间。照片中的我们,满脸泥水,却目光坚定。在与洪水搏斗中,们的体力在一点点消耗,但意志却愈发坚定。我们深知,我们守护的不仅是设备,更是整个公司的生产保障。经过几个小时奋战,洪水终于渐渐退去,配电室保住了,水泵也安然无恙。那一刻,我们瘫坐在地上,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尽管身体疲惫不堪,但我们的内心充满了胜利的喜悦。
这次抗击洪水只是我们战胜重重困难的一个缩影。这张照片将永远铭记我们众志成城守护矿山、坚定不移为矿山发展贡献力量的奋斗之路。
如今,我已退休。每当回想起那段经历,心中依然澎湃着激情。当我看到今日白音华公司的现代化发展,更是感慨万千。如今的煤矿早已不是当年的模样。先进的设备、智能化操作系统、高效的安全保障措施……这一切变化,让人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曾经,我们在露天煤矿采场,靠的是人力和简单的机械,工作环境艰苦,劳动强度大。现在,自动化采掘设备高效运转,精确无误地完成开采任务;智能化监控系统实时监测着各个环节,确保生产安全与稳定。
曾经,我们为了抗击洪水,要付出艰巨的努力和代价。现在,完善的排水系统和预警机制能够有效应对各种自然灾害,将损失降到最低。
平庄煤业白音华公司如今的发展,较之前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减轻了工人劳动强度,更重要的是大大提高了安全性。看到这些变化,我由衷地感到欣慰和自豪。我深知,这一切成就离不开国家发展,离不开科技进步,更离不开一代又一代煤矿人的不懈努力。我们曾经的付出,为今天的现代化奠定了基础;今天的现代化成果,也是对我们过去努力的最好回报。
退休后的我,时常会回到公司去看看。看着那些熟悉又陌生的场景,心中满是感慨。我会给年轻的工人们讲述当年的故事,告诉他们曾经的艰辛,希望他们能珍惜现在的好时光,继续为煤矿发展贡献力量。
(田国柱 口述 潘宏宝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