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里的“拥军节”

——1945年春节前后山东广北拥军参军运动掠影
来源:国家能源集团报 2025年02月17日 版次:05

1945年1月10日,山东省战时行政委员会在《关于一九四五年春节文娱工作指示》中指出,“一九四五年的‘春节’快要到来。为庆祝这一‘拥军节’,推动拥参军运动,活跃群众的文化娱乐生活”,“整个山东解放区应组织广泛的春节文娱工作”。1945年的春节是山东省广北县(今东营地区)广大群众抗战以来的第一个翻身年。为扩大人民武装,争取抗战胜利,广北县在春节前后,通过组织拥军优抗活动、文娱活动,掀起一场声势浩大的群众性拥参运动,形成了“三天三千”的大参军热潮。

春节前夕,广大群众有的把自家闲屋打扫干净,盘上暖炕,准备给部队住;有的购买碗筷,准备给部队用;妇女们不分昼夜给将士们做军鞋、缸子套、手巾等慰问品,并绣上“抗战光荣”“主力光荣”“抗战到底”“战斗英雄”等字样。

除夕这天,各村的村民敲锣打鼓,扭着秧歌,到抗属家送年礼。先送“六大光荣”,即光荣匾、光荣灯、光荣旗、光荣牌、光荣花、光荣对联;再送年食。抗属们收到年礼,特别是收到渤海行署主任和广北县县长签署的慰问信,都感到无上光荣。

在除夕和大年初一,广北县县长率20余人到广九区芦家西商一带、广八区小杜等地祭扫烈士墓。县各级机关干部与群众一起去祭扫各村烈士墓,每处都有五六百人参加。

大年初一,密集的爆竹声响过后,各村男女老少由村干部带头,锣鼓和秧歌开道,到抗属家拜年。下午,各村干部把抗属请到村公所召开春节茶话会,畅谈抗战胜利的大好形势。大年初五,县委组织370人的慰问团,携各村送的慰问品、光荣旗、光荣花、慰问信等到渤海军区司令部慰问主力部队,给部队拜年、献旗,给首长和战士献花,呈现出一派军民团结一家亲的喜人景象。

大年初一晚上,灯笼、火把照亮了各村大街小巷,村民沉浸在节日喜悦中。和往年相比,这一年的文娱活动结合拥参运动,内容丰富多彩,形式新颖活泼。

随着各项活动的开展,广北县军民关系进一步密切。“好男儿要参加八路军”的口号取代了“好铁不打钉,好男不当兵”的陈腐观念。大批翻身农民争先恐后报名参军,掀起了群众性的参军热潮。

县、区、村领导干部带头报名,对参军工作起了巨大推动作用。村与村之间展开竞赛。如西商村与周家村分别拿出“全村出兵一个连”的挑战书和应战书。西商村120人参军入伍,组成“商家连”。周家村99人参军入伍,加上邻村几十人,编为“周家连”。李家屋子村的李大娘是渤海区著名拥军模范,将3个儿子送去参军。广七区的孙大爷动员3个闺女送郎参军。在此期间,广北县涌现出一门双英雄、一门三英雄、一门四英雄的动人事迹。

这次拥参运动历时近40天。广北县在3天时间里有3145人报名参军,掀起了“三天三千”的大参军热潮。经过精简,全县最终参军人数2662人,受到中共渤海区委通令嘉奖。 (来源:学习强国)

当前电子报需要订阅才能阅读
激活报卡 购买报纸
激活成功后,该报卡号将与您的账号绑定,将不能取消或者修改
已激活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