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通讯员 奥 慧 兰 宝
在631公里的铁道线上,有一支与时间赛跑的青春战队。他们不是医生,却以精湛的“医术”守护运输安全防线;他们不是战士,却以冲锋在前的担当,在抢险一线筑牢安全生产的铜墙铁壁。这支平均年龄不到35岁的队伍——新朔铁路机务智慧检修青年突击队,以425台次机车检修、1000余小时抢修的亮眼成绩,荣膺“内蒙古自治区青年五四奖章”集体荣誉。他们是机车“急诊科”里最年轻的“主治医师”,更是新时代铁路线上践行安全生产的先锋力量。
叮铃铃、叮铃铃……
4月19日晚上11时45分,突击队员魏江被一阵突如其来的电话铃声惊醒,“7155机车在鸡鸣驿站区附近发生故障,请迅速集结,赶往现场。”挂断电话,正在休假的魏江毫不犹豫穿好衣服,看了一眼熟睡的家人,蹑手蹑脚走出家门,走进冬雪纷飞的夜色。
15分钟后,由魏江带队的10人小分队整装待发。队员们检查着各种要携带的工器具:电动扳手、24套筒扳手、应急照明设备、悬轮装置、顶镐、液压小车……“工器具准备齐全,乘车前往故障现场。”智慧检修青年突击队小分队出发。
受降雪影响,青年突击队乘坐的车如同在浪里颠簸的小船,更像孤军奋战的行者。队员们神情严肃地坐在车上,紧抿的双唇与攥紧扶手的双手,无声诉说着内心的焦急。车里的空气与雪夜一样凝重,大家谁也不吱声,都在心里默默揣测着现场情况。
车刚刚停稳,几名身手敏捷的“后生”率先冲下车,迅速整队对现场进行勘察,制定并请示应急方案。
时间就是效益。说时迟那时快,架设应急照明、联络车站防护、判断临线行车等一系列工作争分夺秒开展,与时间展开一场势在必得的赛跑。
应急检修更加考验队员的体力和耐心。零下27摄氏度的深夜,雪花在寒风的裹挟下狠劲往领子里钻。由于现场没有检修地沟,队员们只能仰面躺在积着雪的路基上排查车底和走行部故障,凹凸不平的道砟硌得后背生疼,被体温融化的积雪浸湿衣服,在寒风的“配合”下如同锥子一般刺着皮肤。队员们的脸颊也冻僵了,睫毛在呼出的“白气”中挂上一层冰晶。
“怀疑电机轮对抱死,请司机再次动车滑行,进行确认。”青年突击队队员张乐大声汇报。
“经过再次确认,A节3轴发生轮对抱死,经排查确定为电机小齿抱死,请技术人员结合现场环境制定抢修方案,其余队员根据方案开展救援。”
时间一分一秒地溜走,现场静得能听清队员们紧张的心跳。现场又十分喧嚣,仿佛夜空中除了星光,就只剩下对讲机在“喋喋不休”。
凌晨5时,电机轮对缓缓转动,抢修顺利完成,列车返回点岱沟入库更换电机。队员们松了一口气露出欣慰的笑容,即便是疲惫感如潮袭来,但他们依然顾不上休息,再次仔细检查换挂机车的其他部件,确保列车零隐患出库,这是他们刻在骨子里的安全准则。
当晨曦的第一缕微光叫醒大地,换挂后重新运行的满载保供煤炭的列车满血复活呼啸而过,检修队员们也踏上了返程的归途。
组建两年来,智慧检修青年突击队累计检修机车425台次,整备11000余台次,抢修工时突破1000小时,用实际行动诠释着新朔青年在安全生产一线中挺膺担当的青春誓言。
荣誉的奖章在晨光中闪耀,这支青春战队已再次踏上征程。“最危险的地方我们上,最关键的安全关我们守!”这是队员们的誓言。在能源保供运输线上,他们像精密的“安全齿轮”,用每一次弯腰检查的专注、每一份检修记录的严谨,将五四奖章的荣光转化为守护安全生产的不竭动力。这支新时代的“安全战队”,正以专业为盾、以责任为剑,在铁道线上奏响属于青年的安全生产战歌,让青春在保障国家能源运输安全的征程中闪闪发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