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到“30%”的质变

来源:国家能源集团报 2025年06月20日 通讯员:李泽 朱伯羽 版次:03

员工正在进行参数调整。通讯员 李 泽 摄

■ 本报通讯员 李 泽 朱伯羽

五月的马鞍山市,空气中带着初夏的燥热。清晨五点,天刚蒙蒙亮,安徽公司马鞍山电厂二期集控室人头攒动。运行部汽机高级主管徐超站在两块巨幅显示屏前,望着红绿交错的“数字瀑布”,紧盯屏幕上跳动的参数,眉头微皱。

“徐工,省调度中心又发出低负荷指令,光伏和风电发电量上来了,咱们得再降负荷。”值长韩振宝着急地说道。连续多天的高强度深度调峰,大家望着屏幕上如同心电图般起伏的参数曲线,绷紧了神经。这已是本周第三次深度调峰了。随着新能源大规模并网,电网负荷峰谷差越来越大,火电机组需同时满足“保供热、深调峰、稳运行”三大快速响应能力——就像让一个壮汉既要举重若轻,又要有绣花般精细。“大家打起精神,通知所有人,准备3、4号机组在供热期间进行30%深度调峰试验。”徐超提了提声说道。

“锅炉低负荷稳燃是关键,尤其供热期间,一旦燃烧不稳,不仅机组可能跳闸,供热温度也会波动,直接影响供热用户。”锅炉高级专工鲍家福指着燃烧系统图说道。“尤其在30%负荷区间,风粉浓度必须严格控制,否则极易灭火。脱硝系统入口烟温不能低于临界值,否则环保参数就要超标。”同时,汽机值班员要在低负荷调峰时紧密关注供热系统,及时调整阀门开度,稳住供热压力,满足供热用户各项参数需求。机组长杨舜自信地回复:“放心,我们已经模拟十几次了,供热压力波动能控制在正负0.05兆帕以内。如果负荷降得太快,调节阀响应延迟的话,我们会及时切换手动干预。”12时30分,该厂3、4号供热机组30%深度调峰试验正式开始。试验人员严格按照操作方案指导监督,紧盯各项关键数据。运行值班员实时调整机组运行参数,密切监控机组参数变化。

降负荷过程中,在AGC控制方式下,3、4号机组负荷从50%、45%、40%逐渐降至机组额定负荷30%下限,最终稳稳停在99兆瓦刻度上。专业人员立即通过观察炉膛火焰监视电视、喷燃器火检强度、炉膛负压等参数进行分析判断,锅炉燃烧稳定,主再热汽温等关键参数均保持在正常范围内。通过优化供热系统调节方式,在最低负荷下,供热关键参数始终保持在供热流量每小时100吨,供热温度稳定在375摄氏度以上,供热压力2.5兆帕,供热参数全程稳定达标,严格满足供热用户需求。这时,有人拍了拍徐超的肩膀,他这才发现自己一直攥着拳头,指甲都快陷进掌心了。他长舒一口气,嘴角终于扬起了笑意。

此次试验成功,标志着该厂3、4号机组调峰能力突破至额定负荷的30%,较此前40%负荷调峰水平提升25%,从而更加灵活地参与电网调峰调频辅助服务市场。更关键的是,通过建立“供热—调峰”动态平衡模型,实现了在极端调峰工况下供热温度波动不超过±1.5摄氏度和压力波动不超过±0.05兆帕,全面保障在机组调峰运行状态下对热用户稳定供应,在灵活性运行和能源高效利用方面迈出重要一步。

激活成功后,该报卡号将与您的账号绑定,将不能取消或者修改
已激活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