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通讯员 王 衍 常 佳)9月16日,由新能源院、榆林化工共同参与的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深部碳储空间利用潜力及适宜性评价方法体系研究”课题取得重要突破——位于鄂尔多斯盆地伊陕斜坡带的二氧化碳钻探测试井顺利完成多层段取芯工作,并实现顺利完井,标志着该课题研究迈进关键阶段。
该课题属于“深部碳储空间探测与地质评价”2024年度重点任务。项目由新能源院牵头,依托其在碳封存领域的技术积累与榆林化工工程示范经验,联合组建了以集团首席科学家为核心的科研团队。团队在榆林化工周边区域系统开展了卫星监测、地质建模、DAS-VSP测井、排采测试与数值模拟等科研工作,揭示了咸水层中二氧化碳封存机制与响应规律,自主构建了深部咸水层封存潜力与适宜性评价方法体系,研发了二氧化碳封存动态储量预测数值模型,形成从潜力评估到效果评价的完整技术链。
在钻探实施过程中,课题组技术骨干全程跟踪,精准完成地质卡层、取芯与数据采集,为深入研究提供了坚实数据基础。目前,相关阶段成果已在《煤炭学报》发表,并参与编制3项二氧化碳地质封存国家标准,已提交国家标准委审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