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通讯员 魏 星
电力交易大屏上跳动着96个时段的电价曲线。安徽综合能源公司交易员刘颖轻点鼠标,AI电力交易辅助决策系统瞬间完成数据核验,将原本需要数小时的复盘分析工作压缩至30分钟。“以前加班做复盘是常态,现在准点下班都没问题。”她指着屏幕上自动生成的交易数据笑道。这场效率革命的背后,是国家电力现货市场建设全面提速下,AI对传统电力交易模式的颠覆性重构。
转“角色定位”
AI解放交易员双手
9月16日上午,在合肥科大讯飞总部举办的“擎启新源,智电未来”发布会上,这套与羚羊公司联合开发的AI电力交易辅助决策系统正式亮相。这一技术突破,不仅帮助交易员跳出“数据多、时间紧”的困境,更成为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设中“政策+技术”双轮驱动的鲜活案例——传统的电力交易模式,正迎来智能化全面重构。
“以前一个月交易3~4次,现在每天都得做交易,数据量完全是质的变化。”回忆起电力现货市场带来的变化,交易员刘颖满腹感慨。过去“一个电量对应一个价格”,简单清晰;如今每天要处理96个时段的数据、每15分钟就是一个新时段的量价信息,上千条数据等着分析判断,工作量直接翻倍。正是瞄准这样的实际痛点,该公司决定用AI破局,第一步就是把交易员从重复的“数据搬运”里解放出来。以前,交易员得自己利用气象应用软件查天气、在煤炭平台找价格、翻调度公告摘信息,再一条条录入表格里汇总分析,光这一套流程就得花四五个小时;现在有了AI电力交易辅助决策系统,数据抓取、智能分析全自动化,就连复盘时间都从1小时压缩到10分钟,效率翻了6倍。
更关键的变化在于决策方式的转变。“比如预判次日降温、用电需求上涨,该系统会结合历史电价数据,给出‘多购电锁价’的激进策略;如果预测供需平稳,就推荐‘按需申报’的稳健方案,这比我们凭经验拍板更有依据。”刘颖说道。数据显示,该系统已为交易员节省40%~50%的基础工作时间,从“动手录数据”变成“动脑想策略”,不用再困在烦琐的处理里,能专注于更有价值的策略制定和风险判断,真正回归电力交易员的核心职责,为公司创造更大收益并将损失降到最低。
建“智能闭环”
AI升级交易全流程
这套系统不只是“单点提效”,更覆盖电力交易从“预判—执行—复盘”的全流程,在滚撮、绿电、现货三大核心场景形成“智能闭环”。白天用AI盯盘做交易,晚上靠AI复盘找问题,次日再根据AI策略优化方案,整个流程不用再“东拼西凑”。
在电力交易的不同场景,AI电力交易辅助决策系统显著提升交易效率与收益。在安徽省电力滚撮交易场景,该交易每日4时30分—16时开窗、覆盖144个时段且价格每5秒刷新,还能自动计算敞口电量、批量设置各时段交易策略并实现跟单和抢单等智能化操作,交易员仅需10分钟通过K线图微调策略即可完成当日交易,将原本1.5小时的手动盯盘时间缩短至15分钟,盯盘效率提升84%。在绿电交易场景,针对每次交易数千条挂单数据的处理难题,系统通过频数直方图智能分析,自动抓取盘面数据生成量价分布图,交易员设置目标价格后,系统可自动执行策略,1分钟内完成10余次成功摘牌,将1小时的摘牌有效工作时间压缩至10分钟,效率提升83%;在现货交易场景,该系统基于气象预测、供需分析、价格趋势等多维数据,为交易员提供保守型、稳健型、激进型三套申报策略,助力度电收益提升5%~10%。
AI从来不是交易员的“替代者”,而是推动他们职业升级的“伙伴”。对刘颖来说,最直观的变化是终于摆脱“知其然不知所以然”的困惑。以前赢了说不清优势、输了找不到问题,现在有了复盘助手每天自动生成报告,量价偏差在哪、执行环节差多少、预期和实际为何不符,全都一目了然;遇上极端天气或区域供需突变,情报助手还会第一时间推送预警,留足时间让她调整策略,不用再像过去那样“手忙脚乱应对突发”。
定“发展刚需”
AI锚定交易新方向
依托政策“三箭齐发”的有力支撑,该公司积极推进AI应用探索。2025年电力现货市场全覆盖倒逼交易频次“日更”,AI成为不可或缺的支撑;新能源全面进入市场加剧竞争,AI策略是抢占优势的关键;2027年能源AI大模型落地提上日程,智能化成为行业硬性要求。这些政策共同印证,AI不是电力交易的“额外加分”,而是实实在在的“生存刚需”。
锚定能源智能化发展方向,2025年6月,集团发布全球首个千亿级发电行业大模型——“擎源”。该模型全面覆盖火电、水电、新能源等多类电源形态,为行业开启“发安全电、高效电、聪明电”新征程注入强劲动力。而此次推出的AI电力交易辅助决策系统,正是集团“智慧国能”战略在电力交易领域的生动实践。该系统构建起“数据整合—分析预测—策略落地—风险防控”的完整交易闭环,既能敏锐捕捉行情上涨机遇,又能在市场波动时精准止损,其运行逻辑与央企合规、稳健、可持续的风控要求高度契合,彻底打破传统交易模式的局限。
政策东风为能源智能化转型保驾护航。当前,“AI+”国家政策密集出台,2025年9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关于推进“人工智能+”能源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到2027年推动五个以上专业大模型在电网、发电、煤炭、油气等行业深度应用,打造十个以上可复制、易推广、有竞争力的重点示范项目。作为能源领域央企,该公司积极响应国家战略,以AI电力交易辅助决策系统的实践探索,精准契合政策导向,在推动能源数字化转型中主动担当、积极作为,为行业智能化发展提供可借鉴、可推广的宝贵经验,助力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设行稳致远。
从“人工经验”到“数据驱动”,从“被动应对”到“主动预判”,AI正成为电力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对企业,它是降本增效的“利器”,打破传统交易效率瓶颈;对大众来说,它能带来更稳定的电价与更充足的绿电供应,让能源红利惠及生活。在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设的关键节点,该公司以AI应用实践证明,这不仅是一次技术升级,更是朝着“构建清洁低碳、安全充裕、经济高效、供需协同、灵活智能的新型能源体系”目标迈出的坚实一步。
当前,该公司紧密围绕售电业务、虚拟电厂、绿电绿证、移动供热“四个平台”建设战略,以AI技术深度赋能业务全流程,在交易端持续优化策略、提升决策精准度,在运营端着力提质增效、打通效能堵点,为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绿色动能,让“国能之徽”徽映江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