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通讯员 白晓东
“大姐,来一份鸡蛋糕!”“这个现包的水饺太鲜了,明天早餐还来!”清晨7点的晨光里,平庄煤业老公营子煤矿食堂已经热闹起来,窗口前排队的员工们脸上满是期待,热气腾腾的饭菜香气弥漫在空气中,开启了煤矿里充满烟火气的一天。近日,老公营子煤矿食堂凭借“吃得香、吃得暖、吃得放心”的口碑,成为矿里的“热门打卡地”。
环境“升级”显温情,打造舒适就餐空间。走进员工食堂,搭配着顶部暖白色的LED灯,光线明亮却不刺眼,驱散了井下作业带来的压抑感,让人仿佛置身温馨的“家庭餐厅”。若说此前的食堂装修是“勉强能用”,如今的升级便是“贴心好用”。从地面到墙面,从功能区到装饰细节,每一处装修设计都围绕员工的实际需求展开,既解决了过往的使用痛点,又用温暖的风格让食堂真正成为员工们井下作业后放松身心的第二个家。
“上新”不停步,兼顾美味与健康。“以前食堂饭菜口味单一,现在每周都有新惊喜!”正在食堂就餐的机电区员工,面前摆着一份红烧牛肉,旁边还搭配一份清炒时蔬和鸡蛋汤。他笑着说,食堂装修升级完,推出的“每天特色菜”让他彻底告别了“选择困难症”。周一的酱排骨、周三的大盘鸡、周五的红烧肉,不仅口味地道,分量也很实在,15元就能吃到荤素搭配的套餐。
“根据您的体重、BMI指数及身体基础数据,建议今日选择高蛋白、低脂肪的餐食。”在食堂入口处的智能体重仪上完成检测的一名选运区员工收到这样一条个性化用餐建议。这是食堂新增的“健康饮食指导服务”,通过智能体重仪与食堂餐食系统联动,为员工提供科学饮食参考。
据了解,食堂配备2台智能体重仪,分别放置在2个食堂的入口处。员工只需双脚平稳站在智能体重仪的感应区域,就能快速完成身高、体重、BMI、体脂率等8项身体数据检测。系统会根据检测结果,结合每日食堂供应的菜品,自动生成个性化用餐建议:若检测出体脂率偏高,会推荐低热量、高纤维的餐食,如玉米搭配清炒青菜和卤鸡腿;若发现蛋白质摄入不足,则建议选择红烧牛肉、豆腐、蔬菜汤等高蛋白菜品;针对需要控制血糖的员工,还会特别标注低糖主食,如馒头、小米粥等,并提醒避开高糖菜品。
“以前不知道自己该吃什么才健康,经常随便打一份饭。现在有了体重仪的建议,每次吃饭都很有方向。”一位经常健身的员工说,他按照体重仪的建议,选择食堂的健康轻食套餐后,体能状态明显提升。
昔日带饭上班,如今打包回家暖人心。“以前上班总想着从家里带点可口的饭菜,现在,食堂的菜比家里做得还香,每天都得打包几份带回家,让家人也尝尝鲜!”一位刚结束井下作业的员工一边熟练地将红烧肉、清炒时蔬装进餐盒,一边笑着说道。如今,“带饭回家”已成为老公营子煤矿职工的新风尚。每到晚餐时段,食堂的打包窗口前总是排起长队,员工们纷纷打包心仪的菜品,有的是给家里的老人孩子尝尝,有的是为忙碌了一天的家人减轻做饭负担。“我媳妇总说,现在不用操心我在矿上吃得好不好,反而每天都盼着我带食堂的菜回家。”一位员工的话语中满是幸福。
服务“提质”见实效,员工满意是最大追求。如果说装修升级是给食堂“换了新装”,那么,服务提质便是为这份“新装”注入了“灵魂”。从打饭效率提升到个性化需求满足,从被动服务到主动倾听,老公营子矿食堂的服务升级始终围绕“员工满意”这一核心,用一个个看得见、摸得着的变化,让每一位员工在就餐时都能感受到被重视、被关怀,真正把“食堂服务”变成“暖心服务”。“为了减少员工排队时间,食堂推出了‘线上预约点餐’服务,提前在小程序下单,到食堂就能取餐,最多节省20分钟。”服务提质不是“自说自话”,而是要让员工有话语权。食堂在门口设置了意见箱、食堂负责人会在餐厅和员工面对面交流,倾听大家对饭菜口味、服务态度的意见。对于员工提出的问题,食堂会第一时间响应:有员工反映“早餐包子皮太厚”,第二天师傅就调整了和面比例;有员工建议“增加凉拌菜种类”,周末就新增了拍黄瓜、凉拌木耳等3种小菜。这种“有求必应、立行立改”的态度,让员工们感受到了被尊重,让食堂服务越来越贴近大家的需求。
如今的煤矿食堂,早已不是单纯“提供饭菜”的地方。从流程优化减少等待,到个性服务满足需求,再到倾听反馈持续改进,服务“提质”的每一步都走在员工的心坎上。当员工不用排队就能快速取餐,当特殊需求能被及时回应,当自己的建议能被落地执行,“满意”便成了最自然的答案。这份以“员工满意”为追求的服务答卷,不仅温暖了员工的胃,更暖了他们的心,让食堂真正成为员工们井下作业后最安心、最舒心的“避风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