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通讯员 商春海
开栏的话
今年是水电大年,在“两山”理念提出二十年和“双碳”目标提出五年之际,大渡河流域即将迎来沙坪坝一级、枕头坝二级、金川、双江口、绰斯甲水电站相继投产运营的高峰期。这既是我国“十四五”能源转型收官浓墨重彩的一笔,也是大渡河流域梯级开发迈向新征程的重要里程碑。本报即日起开辟“绿能劲出大渡河”专栏,跟踪报道电站建设攻坚历程,生动记录集团水电产业绿色发展的实践成果。
雄浑壮美的大渡河大峡谷深处,沙坪一级水电站首台水轮发电机组欢快轰鸣,奏出新时代水电人勇立潮头、开拓进取的强音。
10月6日18时27分,沙坪一级水电站1号水轮发电机组完成72小时连续试运行,标志这个四川省“十四五”重点建设项目进入新的历史阶段,为大渡河公司冲刺2025年“五站同投”打响第一枪。
谋定笃行
攻坚者的破局担当
2025年初,接到沙坪一级水电站接机发电任务后,沙坪公司迅速成立接机工作组织机构,详细制定工作方案,分7个专业组对12个方向开展技术跟踪。以沙坪二级水电站运行队伍为基础,开展一线人员组聘,增设4个沙坪一级水电站运行值,配齐各专业技术骨干。总结沙坪二级水电站建设和生产经验,精心编撰总结材料,与建设单位深度交流,优化电站设备设施布置,完善设备功能,推进沙坪一级水电站高效建设。
该公司党委积极推行“五讲五有”作风建设,将沙坪一级水电站顺利接机发电作为支部攻坚竞赛行动目标,引导党员干部亮身份、冲锋在前,让党旗高高飘扬在接机准备第一线。启动“深度接入机电安装、护航沙一接机发电”竞赛,先后发现沙坪一级水电站现场安装问题隐患232项,提出并被采纳设计缺陷39项,发现、修订或新增运行规程、系统图、典型操作票449项,为首台机组安全高效接机发电提供坚实保障。
下闸蓄水前,沙坪公司会同建设方开展多次研讨,细化优化蓄水方案。蓄水阶段,提前参与闸门调度,利用沙坪二级电站运行经验并根据沙坪一级水电站参数自行编写的小程序,精确测算不同上游来水流量和泄洪闸门开度,密切联系现场操作人员控制泄洪闸门,确保库区水位平稳可控。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枕沙公司提前修缮物业楼,细化统筹办公和住宿用房,修理购置生活设施,根据两站运行倒班需求,调增车辆定额,协调兄弟单位调剂支援交通车辆,缓解通勤压力,全力做好后勤保障。精益求精
“排爆员”的执拗坚守
在电站接机发电前夕,沙坪公司涌现出一批“排爆员”。他们于细微处听惊雷,于未然时斩隐患,织密安全防护网。
为护航电站顺利接机发电,沙坪公司开展以隐患排查为重点的劳动竞赛,比拼揪隐患、防风险的能力与成效。劳动竞赛中获得第一名的王显彬,人称“隐患猎手”,敏锐发现差动保护CT极性标注与实际接线不一致,避免发电运行中误动引发设备损坏、电网波动等严重后果。喜欢较真的李海波看到施工方在已经装入电缆的桥架上钻孔安装螺栓,立刻引起警觉,掀开桥架盖板仔细查看电缆情况,确认完好后再逐一恢复。
每周,沙坪公司要召开三次机电安装协调会,与建设各方会商,紧盯问题不放,全力消除隐患。会上,很多问题一针见血、不留情面,接机职工与设计院争辩,与施工单位角力,与厂家技术较真。因为他们深知,每一次“挑刺”,都是对光明的承诺;每一次“执拗”,都是对生命的敬畏。
倾心奉献
水电人的山河刻度
拼搏奉献精神是刻在大渡河水电人骨子里的。热火朝天的工地上,他们协调了一个集装箱作为临时办公室,里面有一张简易桌子和几把没有靠背的长凳。简易灯泡下,满头大汗的他们就在这里核图纸、校资料、研究分析各项工作。建设现场没有吃饭和休息的地方,需要每天从沙坪一级水电站乘车一个半小时往返沙坪公司营地。
现场标识牌统计安装这个乍看技术含量不高的工作,在接机阶段却颇有难度。全站标识牌粗算有上千个,每个标牌务必要编排准确、位置正确。这项工作的负责人崔炎鑫拿着厚厚一摞设计图纸,硬是用两条腿丈量了电站每一个角落,再钻进现场办公集装箱逐一排序编号命名,注明详细位置和高度。今年三伏天,天气40摄氏度左右,烈日下庞大的建筑开始显得“狰狞”,随着剧烈喘息,崔炎鑫被同事们架进临时集装箱,他中暑了。许久,一位同事对着摘下安全帽的崔炎鑫打趣说:“你额头上那条黑白分界线,是更像妖怪还是更像神仙?”标识牌制作到厂后,崔炎鑫又揣上藿香正气水,拉着厂家技术人员一头钻进“火焰山”。经过2个月奋战,投运设备标识牌终于全部安装到位,
峡沙线是连接沙坪一级水电站和沙坪二级水电站的500千伏高压线路。电网公司做完外部连接后,沙坪公司需要开展保护装置接入工作,这是名副其实的户外作业。作业地点在厂房顶部,3人作业小组在烈日下毫无遮挡。他们不仅要忍受炙烤,还要把长长的电缆和光纤拖到这里开展精细作业。虽然作业时间调整到晚上,但架子上用安全带全副武装的他们身上就没干过。
这不是一个人的“苦行”。接机以来,他们勇立潮头,以“孺子牛”的坚韧啃下每一块硬骨头,以脚步丈量电力人的山河刻度。
淬火砺锋
“尖刀连”的深耕锤炼
人才沃土,培育“光明种子”。沙坪公司党委以“人才卓越工程”为犁,深耕大渡河流域灯泡贯流机组技能人才基地,通过“青马青蓝”双青工程淬炼青年骨干,以师带徒传承技艺,以岗位竞聘激活全员潜能,为两级电站运营筑牢人才根基。
结合生产准备人员岗位、专长特点,沙坪公司建立了兼职内训师队伍,结合实际编制47份培训教材,制作61份培训课件,涵盖电站工程设计、设备系统概况、结构组成、设备原理、运行维护等知识,成为生产人才成长的“导航图”。技术培训渗透安装调试全链条,坚持“以干为主、以训为辅”,推行“精二会三”培训目标,采用跟班实战的方式融合理论知识和实战技能。主动联系开展厂家培训,参加设备出厂前的组装、调试、验收。组织骨干到先进单位学习调研,借鉴经验对标提升。
接机的关键时刻,许多一线运行职工在沙坪二级水电站下了夜班后,主动跑去沙坪一级水电站现场,核对图纸、熟悉部位、模拟流程,他们还自发开展上位机监控画面校对比赛。沙坪公司为他们提供了灵活的交通和就餐保障,运维党支部主动安排大家及时休息,以保证电站运行值班安全。
将考场设在现场。沙坪公司严格组织开展上岗前专业资格考试,将绩效与培训效果硬挂钩,现场采用模拟考试方式,通过手指口述,明确每一项操作的详细步骤,确保关键环节如数家珍。严格要求生产准备人员必须经过安全教育、岗位技术培训,达到本岗位上岗要求并取得相关资格证后方可上岗,要求特种作业人员必须经过国家规定的专业培训后持证上岗,通过考核与锤炼锻造一支技术过硬的灯泡贯流机组运维“尖刀连”。
山河为卷,奋斗作笔。大渡河人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伟大号召,以赤子之心守护万家灯火,用实干担当诠释“国之重器”的深刻内涵。他们在大渡河畔书写新时代的答卷,成为中国式现代化最生动的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