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河北崇礼举办的2025新型电力系统数智发展论坛上,“气象数据助力电力行业多维预测与智慧应用试点项目”正式启动。该项目由国家气象信息中心、国家气象中心联合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大数据与统计分会,组织国网浙江省电力、中国华能集团、中能建(北京)能源研究院、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等11家单位共同参与,协同共建气象数据要素与能源电力行业深度融合和智慧应用。
国家气象信息中心副主任张强在论坛上作了《夯实气象数字底座、助力电力行业提质增效》的报告。报告指出,气象数据作为典型的公共资源,正全力服务能源电力等行业高质量发展。目前,国家气象信息中心管理的气象数据总量超100PB,拥有全球规模最大的综合观测体系,并基于完全国产化的“天晴”平台实现高效服务。面向电力行业,中心已构建了从风能太阳能资源评估、发电功率预测到灾害风险预警的全链条服务能力。气象数据助力电力行业多维预测与智慧应用试点项目的启动,是推动数据要素价值释放、赋能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关键举措,未来气象部门将更加开放合作,共建共享,让气象数据更好赋能经济社会发展。
该项目聚焦应对极端天气对电力系统运行安全与新能源功率预测带来的突出挑战,致力于提升气象数据在能源电力领域的精准服务能力。该项目通过构建跨行业数据融合平台,研发精细化预测产品与灾害决策体系,解决新能源领域的数据短板,并深度嵌入电力交易、负荷预测等场景,以“数据要素×能源服务”新模式推动新能源从“被动并网”向“主动融网”转型。主要任务包括:构建标准化能源气象数据产品体系;强化场景驱动的能源气象服务能力;探索能源气象要素市场化运营机制;打造能源气象驱动的产业升级新引擎。
中电联大数据与统计分会执行会长王继业指出,相信未来依托气象数据构建的多维数据服务体系,将深度赋能新能源电力系统的消纳、运营与交易效率,为新能源的精准感知与前瞻预测提供核心支撑,推动能源生产从“靠天吃饭”向“知天而作”的跨越。 (来源: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