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1月10日 Fri 第05版:能源视野
  • 优化调节能力 加快推进新型电力系统建设

    编者按:为加快实施《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行动方案(2024—2027年)》(以下简称《行动方案》)和《关于加强电网调峰储能和智能化调度能力建设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有关要求,着力提升电力系统调节能力和调用水平,支撑新型电力系统构建,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印发《电力系统调节能力优化专项行动实施方案(2025—2027年)》(以下简称《实施方案》)。日前,国家能源局对《实施方案》进行了解读。本报摘要刊登如下。

  • 能源法推动绿色发展 司法如何响应?

    “绿色环保迎新年,减污降碳又一年。”

    “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经济发展‘含绿量’提升。”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新精神,和自2025年1月1日起实施的能源法,这段时间接连成为环资审判法官在朋友圈的“分享”。

    这些环资审判法官,他们是从哪些视角关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能源问题呢?

  • 推动“瓦特”产业向“比特”产业转化

    本报讯 1月6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数据局、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国家数据基础设施建设指引》(以下简称《指引》)。《指引》提出,推进算力与绿色电力融合。

    《指引》指出,纵观人类经济发展史,每一轮产业变革都会孕育新的基础设施。农业经济时代,基础设施主要是农田水利设施。工业经济时代,公路、铁路、港口、机场、电力系统等成为关键基础设施。数字经济时代,网络设施、算力设施、应用设施等构建了数字基础设施。当前,数据成为关键生产要素,催生新的技术—经济范式,重塑产业发展方式,推动数字基础设施向数据基础设施延伸和拓展。建设和运营国家数据基础设施,进一步促进数据“供得出、流得动、用得好、保安全”,对于支撑数据基础制度落地、构建全国一体化数据市场、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具有重要意义。

  • 国家光伏储能实证 实验平台(暖温带)获批

    本报讯 近日,国家能源局正式批复,由国家电投集团黄河上游水电开发公司牵头在河南省启动建设国家光伏储能实证实验平台(暖温带)。

    实证实验平台(暖温带)建设将充分验证光伏、储能关键部件及系统的户外性能,并进一步验证光伏+储能的技术先进性和经济性,促进源网荷储应用场景多元化,为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提供坚实数据基础。

  • 单机容量亚洲最大 水电站首台机组投产发电

    本报讯 2024年12月31日,哈电集团研制的单机容量65兆瓦亚洲最大、转轮直径7.95米世界最大金沙江银江水电站首台机组高质量投产发电,机组运行稳定,进行负荷及出力试验时超发至72.3兆瓦。

    银江水电站位于四川省攀枝花市城区,共安装6台单机容量65兆瓦灯泡贯流式机组。工程于2019年7月开工建设,预计2025年末全部投产发电。

  • 我国最大隧洞引水式电站 硬梁包水电站首批机组投产

    本报讯 2024年12月28日,我国隧洞直径最大引水式电站大渡河硬梁包水电站首批机组投产发电。

    硬梁包水电站是大渡河干流梯级规划开发中的第14级电站,总装机容量111.6万千瓦。采用长隧道引水开发方式,修建两条长14.4公里的引水隧洞,将水位差从26米提升至116米。隧洞最大开挖洞径16.7米,刷新国内引水式水电站隧洞开挖直径最大纪录。

  • 图片新闻

 
 
 
 
  • 本报公众号

  • 本报订阅

  • 中国国情国力

日期查询

<<
<
> >>
当前电子报需要订阅才能阅读
激活报卡 购买报纸
激活成功后,该报卡号将与您的账号绑定,将不能取消或者修改
已激活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