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日 |
---|
不久前,陕西省榆林市政府印发能源气象创新示范区建设规划,明确到2030年的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以期系统构建适应新时代需求的能源气象服务体系,为榆林能源高质量发展筑牢气象保障基石。
榆林,不仅是国家重要的传统能源基地,更是新能源开发的战略要地。2023年10月,榆林能源革命创新示范区获国家批复创建,这片古老的土地被赋予新的时代使命——既要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又要为实现“双碳”目标探路先行。
日前,南方电网公司与中国气象局在北京联合成立电力气象实验室,构建电力气象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发展平台,助推“气象+电力”时空信息产业落地。
该实验室将依托中国气象局政策、技术、数据、人才等资源优势,围绕电力气象预测与预警技术、电力气象防灾减灾技术、清洁能源气象服务技术、气候变化适应与电力系统韧性提升、气象赋能绿色电力市场与碳市场机制等内容开展科研攻关及成果转化,发挥气象在新型电力系统建设与运行中的支撑保障作用。
日前,在河北崇礼举办的2025新型电力系统数智发展论坛上,“气象数据助力电力行业多维预测与智慧应用试点项目”正式启动。该项目由国家气象信息中心、国家气象中心联合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大数据与统计分会,组织国网浙江省电力、中国华能集团、中能建(北京)能源研究院、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等11家单位共同参与,协同共建气象数据要素与能源电力行业深度融合和智慧应用。
10月9日,国家能源局公布10月1日—8日全国高速公路新能源汽车充电量数据。
根据国家充电设施监测服务平台监测数据,通过对纳入平台监测服务平台的4.84万台高速公路充电设施(枪)统计分析,自10月1日零时至10月8日24时,我国高速公路新能源汽车充电次数共计516.90万次,充电量达到1.23亿千瓦时。
10月10日,国家统计局发布2025年9月下旬流通领域重要生产资料市场价格变动情况。根据对全国流通领域9大类50种重要生产资料市场价格监测显示,2025年9月下旬与9月中旬相比,15种产品价格上涨,31种下降,4种持平。
煤炭板块主要品种价格普遍上涨。无烟煤(洗中块)本期价格每吨917元,比上期上涨47.9元,涨幅5.5%;普通混煤(4500大卡)本期价格每吨544元,比上期上涨14.7元,涨幅2.8%;山西大混(5000大卡)本期价格每吨616.9元,比上期上涨17.6元,涨幅2.9%;山西优混(5500大卡)本期价格每吨706.9元,比上期上涨17元,涨幅2.5%;大同混煤(5800大卡)本期价格每吨744.9元,比上期上涨17.5元,涨幅2.4%;焦煤(主焦煤)本期价格每吨1478.6元,比上期上涨57.2元,涨幅4%;焦炭(准一级冶金焦)本期价格每吨1346.4元,比上期下跌14.3元,跌幅1.1%。
10月8日零时,“宁电入湘”工程双极高端直流系统结束168小时试运行正式投运,标志着工程已全面竣工投产,具备800万千瓦送电能力。宁夏外送电能力从1400万千瓦跃升至2200万千瓦,将大幅带动宁夏新能源就地消纳和新能源大范围优化配置。
“宁电入湘”工程是我国首条以输送“沙漠、戈壁、荒漠”风电光伏大基地新能源为主的电力外送大通道,配套电源装机容量共计1764万千瓦,每年可向湖南输送电量超360亿千瓦时,其中新能源电量占比超50%。工程每年可为湖南增加约1/6电力供应,可满足300万普通家庭一年用电需求,从根本上提升华中地区能源供应韧性与安全保障水平,有效缓解当地用电紧张问题。据测算,工程每年可减少受端地区标准煤消耗615万吨,降低碳排放1682万吨,为能源低碳转型提供关键支撑。(来源:《中国电力报》)
用电量是经济运行的“晴雨表”“风向标”。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8月全社会用电量1015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0%。这是继今年7月用电量首次突破万亿千瓦时之后,再度破万亿,在全球也属首次。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统计与数智部副主任蒋德斌认为,月度用电量连续两月突破万亿千瓦时的背后,有今夏高温高湿天气来得早持续久,带动居民用电快速增长的拉动,也显示出新质生产力蓬勃发展,正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推动用电量向上攀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