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日 |
---|
编者按:从7月16日开始,我国正式进入“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这也意味着进入了每年防汛形势最为复杂严峻的时期。日前,国家有关部门未雨绸缪,及早作出部署安排,进一步完善落实防汛防灾减灾措施,切实做好各项防范应对准备工作。
7月15日,应急管理部举行例行新闻发布会。应急管理部防汛抗旱司司长徐宪彪表示,七月下半月和八月上半月简称“七下八上”,合计一个月时间,是我国主汛期的最重要阶段,北方这时降雨最集中,强度最大,极端暴雨发生的概率也比较大,南方特别是长江和淮河历史上的大洪水也发生在这个时期。同时,台风进入活跃期。所以,这个时间阶段,全国防汛防台风任务繁重且艰巨。预计今年“七下八上”期间,全国降水呈现“南北多、长江少”的特点;同时,登陆的台风数量接近常年。所谓“南多”指的是华南、西南的南部多;所谓“北多”指的是华北、西北和东北多,预计珠江、黄河、海河、辽河等流域可能会出现较重汛情;所谓“长江少”指的是长江中下游地区,特别是重庆、湖南、湖北、江西、安徽等省(市)可能会高温少雨,出现旱情。预计有2~3个台风登陆我国,有的台风不排除登陆以后会北上,严重影响北方地区。针对“七下八上”期间的防汛形势,国家防总办公室和应急管理部将充分发挥牵头抓总和统筹协调作用,强化部门协同,切实抓好以下五项重点工作。
7月16日,水利部召开“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有关情况新闻发布会。水利部信息中心主任付静介绍说,今年入汛以来,全国雨水情主要呈现以下5个特点:
第一个特点是强降雨过程多强度大。入汛以来共发生19次强降雨过程,较常年同期(17次)偏多2次;其中6月17—23日,南方大部及黄淮等地发生特强降雨过程,广西柳州整甫站累计最大点降雨量达1325毫米,突破历史极值。
日前,中国气象局召开“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气象服务工作部署会,进一步分析研判“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气象防灾减灾形势,再动员、再部署下一阶段工作。
会议充分肯定前期气象服务成效并强调,各级气象部门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深刻把握当前气象服务的重要性与严峻性,进一步聚焦风险防控,精心研判、科学应对“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面临的各类挑战,切实做到“致广大而尽精微”,强化服务意识、提升服务能力、提高服务效益。
近日,交通运输部联合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水利部共同印发《关于推动内河航运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7月15日,交通运输部水运局副局长郭青松在交通运输部网站在线访谈栏目就《意见》进行解读时表示,我国作为全球内河船舶最多、货运量最大的国家,推动航运绿色化既是优势所在,更是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意见》重点从3个方面提出具体举措:
近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印发《计量支撑产业新质生产力发展行动方案(2025—2030年)》(以下简称《行动方案》)。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有关负责同志表示,《行动方案》明确将设立年度重点项目,项目实施主要包括以下六个方面:
征集项目需求。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围绕计量支撑产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点领域和方向,在全国范围内公开征集项目立项需求。各中央企业和省级市场监管部门、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行业协会学会等组织本地区、本行业相关单位积极提出立项申请,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
7月15日,应急管理部举行例行新闻发布会,通报上半年全国安全生产和自然灾害情况,介绍防汛救灾、灾害监测预警等有关工作进展。应急管理部新闻发言人、新闻宣传司司长申展利表示,上半年,我国安全生产形势总体稳定。
申展利介绍,上半年,全国共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8562起、死亡8079人,同比分别下降22.9%、17.8%。其中,发生重大事故4起、死亡70人,同比分别下降20%、25.5%;发生较大事故172起、死亡634人,同比分别下降6.5%、9.7%,安全生产形势总体稳定。但是,一些地区和行业领域发生典型事故,安全问题依然突出:一是人员密集场所发生重大火灾事故,商贸场所火灾隐患问题突出。二是交通运输业发生内河水运重大事故,货车农用车非法载人问题突出。三是化工和烟花爆竹行业发生爆炸事故,非法违法生产危险品问题突出。四是建筑业发生多起涉及央企较大事故,坍塌、高处坠落问题突出。五是采矿业较大事故时有发生,非法盗采问题突出。六是工贸行业有限空间中毒窒息事故有所反弹,粉尘作业环节风险管控问题突出。总的来看,尽管上半年全国事故总量、较大事故、重特大事故均同比下降,但安全生产面临的形势依然严峻复杂。
什么叫小雨、中雨、大雨、暴雨?气象上是这样规定的:
24小时内降雨量0.1~9.9毫米之间的称为小雨。
24小时内降雨量10.0~24.9毫米之间的称为中雨。
24小时内降雨量25.0~49.9毫米之间的称为大雨。
24小时内降雨量50.0~99.9毫米之间的称为暴雨。